一年中最热最闷的三伏天又要来啦
这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
不管是为孩子调理体质
还是为自己减轻慢性疾病症状
赶紧抓住这一年一度的机会
帮体质打个翻身仗吧
好消息!
中医科2019年“冬病夏治”
穴位贴敷活动马上开始啦
赶快拨打电话预约吧!
预约电话: 15079384163(詹医生)
什么是“三伏贴”
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,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,以“冬病夏治”为原理,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(“三伏天”)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。
三伏贴使用的是辛温的外用药材,如生姜、白芥子、麝香、细辛等,可防治过敏性鼻炎、咽喉炎、哮喘、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。
2019年三伏贴时间表
第一贴(伏前培元) |
7月2日-7月11日 |
第二贴(初伏) |
7月12日-7月21日 |
第三贴(中伏) |
7月22日-8月10日 |
第四贴(末伏) |
8月11日-8月20日 |
第五贴(伏后加强) |
8月21日-8月30日 |
三伏贴适应病症
一、 呼吸系统疾病
易患感冒者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阻肺等。
二、消化系统疾病
虚寒性胃痛、慢性胃肠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厌食等。
三、骨关节疾病
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痛、慢性腰肌劳损、四肢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。
四、妇产科疾病
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产后头痛、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。
五、小儿疾病
消化不良、厌食、体虚易感、哮喘、支气管炎、以及遗尿、生长发育迟缓等。
六、亚健康调理(治未病)
各种体虚、免疫力下降者。
本院中医科的三伏贴处方由名老中医洪广槐教授指导制定,请按注意事项安心贴敷!
专家介绍
洪广槐教授
江西省名老中医
擅长老年病、各科疑难杂症、不孕不育、妇科病、小儿科病、前列腺疾病的中医诊疗。
诊疗范围
1、老年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。
2、疑难杂症:眩晕、头痛、失眠、抑郁症、胃病、肝胆疾病、肾病、尿路结石、腰腿病及癌症。
3、月经病、带下病、产后杂病、更年期综合症、乳腺小叶增生、盆腔炎、附件炎、子宫肌瘤及不孕症。
4、男科病:阳萎、早泄、不射精、精液不液化、无精子、死精症、少精症、精子活动力差、精子畸形、前列腺炎及不育症。
5、小儿科:感冒、咳嗽、鼻炎、消化不良、厌食及多动症。
坐诊时间: 每周六、周日全天坐诊
坐诊地点: 婺源妇幼保健院一楼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
咨询电话: 15079384163(詹医生)
贴三伏贴要注意哪些问题
1、三伏贴治疗时间为每年夏季三伏天时期, 根据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时间点, 3~5次为1个疗程, 每年贴1个疗程, 连续贴敷3~5年疗效最佳;每次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6小时,儿童每次贴2~4小时。
2、贴敷前需清洁皮肤, 若无特别不适, 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, 但睡前务必要揭掉。首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, 要注意观察患者对贴敷药物的适应度, 同时也避免皮肤贴出水泡, 否则易影响后期的治疗及造成不适。
3、贴敷期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的食物,不要吃高蛋白、虾蟹类海鲜。贴敷当天不能游泳,4~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。
严重皮肤病、过敏体质、吐衄、妊娠者禁用。
贴完三伏贴后注意事项
局部有痒、热、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,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,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,可外涂消炎药膏以防感染。如果水疱较大,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。
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。有的患者贴敷后皮肤无反应,这并不影响疗效,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。
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,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,应立即取下药膏。贴敷时可以使用空调,但温度一定要适中,不要直面空调冷风。 |